3月29日下午2点,《创新驱动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专题讲座在公益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炮兵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院士担任此次讲座嘉宾,陈坚校长主持。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聚精会神,现场气氛热烈。
首先,侯院士先从土壤、水质、空气质量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环境的状况,并对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做了深入讲解。侯院士还提到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并对绿色大米等问题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侯院士特别提到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湖北省从“千湖之省”变为“无湖之省”的湖泊减少问题、北京城市内涝问题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
接着,侯院士讲到了一些污水处理的技术难关:纳米材料的使用、膜技术、家用净水器、活性炭等技术都需要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完善研究。
最后,针对如何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侯院士提出,一是要开源节流,缓解水量型缺水矛盾,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用水效率,构建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量型缺水的重要途径。一些技术比如可再生水的利用、雨水的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都可以缓解国内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二是要污染源头防治,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从源头上把工业、城市、农村污水分类处理,而对于污水净化也要实行差别化管理,比如农业用水可以适当的含有氮磷钾等元素,排向湖泊的水则应该避免使水体富营养化。三是要集成创新,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保护,从根本上保障饮用水安全。四是要加强教育,助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侯院士也耐心解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刘聪,摄影/刘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