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温暖阳光洒满曲水流觞的校园,透过窗户,唤醒安睡一夜的至善学院。这一天,至善学院迎来了六岁生日。12月6日至善学院成立六周年之际,“忆江南话成长” 至善校友报告会、师生座谈会、首届家委会第二次会议及“VI至善”六周年庆典晚会系列活动在同一天内成功举办。学院师生、毕业校友、家长们欢聚一堂,共庆至善学院六周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建言献策,共同祝愿至善学院走向辉煌。至善学院里里外外,一片喜庆氛围。至善校友不断从全国各地赶来为至善庆生,学生家长纷纷为学院生日送来祝福。
9:30,“忆江南,话成长”至善校友报告会在图书馆819报告厅顺利举行。今年,学院特邀2012届至善荣誉生瞿海琴、徐健,2013届至善荣誉生汤兰凤以及2014届至善荣誉生王誉弼四位至善校友给各位在校至善生做报告。瞿海琴从她与至善的故事入手,讲述了“至善学院是什么”、“为何来至善学院”、“在至善学院可以学到什么”及“可为至善学院留下什么?”这四个问题。徐健从“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课题”、“如何选择导师”以及“如何与导师进行交流”三个方面给予在校至善生指导。汤兰凤则以大一至研三的生活告诉至善生们,认识所处平台的局限,但更要努力拼搏。至善选拔及毕业后凌晨工作等奋斗故事宛若鸡汤,王誉弼告诫至善生要时刻不忘奋斗。四位校友的分享报告不仅让在校至善生感受到了至善学院的亲切关怀,也更明确了未来的奋斗道路。
首届至善学院家委会第三次会议于下午13:00在图书馆810会议召开,15名家长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至善学院常务副院长方云致欢迎辞,副院长王冰从至善学院的使命与概况、培养措施、发展与成效以及思考与展望四个方面为家委会成员作了详细汇报。与会家长对至善培养模式表示满意与赞赏。在学院和家长交流讨论环节中,家长们围绕至善学子亟需提升的素养与能力、至善学院品牌效应的凝练与打造、人才培养校外资源平台的搭建三个方面建言献策。家长们希望学院发挥学院特点,注重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培育、远大抱负的引导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希望学院加强品牌打造,凝练至善精神,扩大辐射影响,并愿为至善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为至善生的成长和培养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资源和锻炼平台。
随后,“忆江南 话成长”至善学院师生座谈会在图书馆812活动室顺利举行。李正昊、孙建春等13名至善校友、至善学院办公室主任朱敏霞老师出席此次座谈会。校友们围绕“至善学院应该培养什么人才”、“至善学院需要什么样性质的课程”、“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导师作用”和“对外交流、创新训练和领袖素养等培养项目应该作何改进”四个话题展开精彩的讨论。此外,校友们不仅为至善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而且对在校至善生提出了“要更加主动”、“加强和至善生之间的互动”和“积极与导师沟通”等建议。校友们将自己对学院发展的美好愿望倾情体现在所言所感之中。
18:30,“VI至善”至善学院六周年庆典晚会,这场汇集了全校GPA之最的文艺盛典在文浩馆正式拉开帷幕。VI至善,我爱至善,这是至善人的心声,也是最真诚的告白。教授之恩,定永生铭记。学子们道出的句句真心言语,感激之情洋溢满场,恩师之情,无以为报。劲爆的舞蹈,舞动的音符,展现至善学子的青春活力;高雅的舞蹈,倾情的朗诵,蕴含种种深情。节目丰富多彩,演员青春靓丽。一场文艺盛典,不仅将至善学子的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更透露出至善学院对人才全方面培养的战略目标。
六年之间,至善学院摸索前进,探索出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绩。六年的经历让至善不断积累经验,未来的憧憬让至善更将砥砺前行。在美好的祝福下,我们坚信,至善学院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之下,定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每一位至善学子都为之骄傲的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