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以“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若干问题分析”为主题的“哲学家解读世界人生”系列讲座第四、五讲在图书馆八楼819报告厅顺利开讲。南京大学哲学系姜迎春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至善学院副院长王冰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包佳道、唐忠宝等老师出席讲座,讲座由唐忠宝副教授主持。
姜教授以“什么是意识形态”开始本次讲座,他介绍了意识形态的产生和涵义,以拿破仑的名言引出意识形态的启蒙意义:相信理性与进步,以意识形态的多样含义向大家说明了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样性。随后,姜迎春教授开始探讨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革命性改造。姜教授也阐述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卢卡奇以及葛兰西等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他谈到,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与科学的矛盾并非对立,而是用意识形态要改变世界,只能诉诸于现实的革命实践。随后的当代意识形态类型部分的讨论,姜教授通过对各种类型代表人物的主要观念的介绍,让同学们较为直接感受了当代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与科学存有矛盾,那意识形态究竟有多大影响呢?对此,姜教授在第五讲中以意识形态对社会、对国家、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做了较为全面的回答。其间,还谈及了宗教渗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挫与处于低潮的现象说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最后姜教授对大家能够拥有正确的判别能力,形成独立有理的思想寄予了深切希望,留下了不少问题供大家研究与讨论。末尾的讨论环节,大家都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哲学思考氛围浓厚。
“中国哲学讲究修身养性,西方哲学注重思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注重实践。在学习中对他们也应当有所思考,有所区别。”听完讲座一同学这样说道。通过这次讲座,大家不仅对意识形态的产生、内在涵义、各种类型、影响有了初步理解,更让大家明白判断力分析的重要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
(文/胡宇曦,摄影/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