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外哲学概论及解析课程二、三讲
10月11日,“哲学家解读世界人生”哲学系列讲座暨中外哲学概论及解析课程第二、三讲在图书馆819报告厅顺利开讲。南京大学哲学系陈亚军教授担任此次讲座嘉宾,助教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忠宝副教授和包佳道副教授参与课程旁听,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此次讲座,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陈教授对第一讲课程“西方哲学的智慧:从希腊到日耳曼”做了简单回顾,他强调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我们不是活在世界里,而是活在关于世界的信念之网里。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有智慧的人会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能独立思考并掌握哲学概貌。同时,他讲到追求真理是文化的目标,是终极关怀。
随后,陈教授开始了题为“分化的时代——现代西方哲学概述”的授课。现代西方哲学主要分成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两大阵营。通过具体生动的举例,陈教授介绍了皮尔士、弗雷格、罗素等英美哲学阵营哲学家们的思想理论,并着重阐述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理论,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凡是能说的都是能说清的,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而欧陆哲学则是对话的哲学,以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及萨特等代表人物的思想让同学们对欧陆哲学更为了解。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陈教授进一步阐释了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萨特的哲学主张,使同学们对现代西方哲学概况有了一个基本而全面的认识。
在实用主义哲学理念的授课中,陈教授深入浅出,既说明了以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为代表的古典实用主义,又介绍了以罗蒂、普特南等新实用主义哲学家。康德狂热的拥趸——皮尔士,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开拓者——詹姆斯以及“哥白尼式革命”的杜威。陈教授详细解释了的实用主义,杜威将彻底的经验主义系统化,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经验是交互性的,并不脱离于世界之外,是把握世界的唯一通道。而知识则是经验之中自我发展的,并不独立于经验之外。经验既是关于世界的,又在世界之中。
授课过程中,陈教授语言幽默诙谐,例子精彩生动,同学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最后,此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哲学是爱智之学,在哲学的熏陶中,江南学子受益良多,不仅在知识上多了一份沉思,人生道路上更多了一份智慧的引领。
(文/刘徐薇,摄影/冯玉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