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哲学家解读世界人生系列讲座第七讲在至善学院819报告厅举行,南京大学的陈亚军教授再度走进至善学院,为广大至善生带来了一次思维的盛宴。现场座无虚席,观众聚精会神,在陈教授带来的思维碰撞中尽情遨游。
陈教授从哲学的自然意义着手,从希腊的形而上学说起,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在开篇中,他这样解释哲学:哲学是一种对话。哲学中没有现成的人生意义,但通过探究,我们一定能从中提取自我的意义,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安定。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们心领神会,对哲学理论的畏惧感也有所减轻。
在谈及哲学的源头时,陈教授以希腊人为例,说明了哲学诞生的源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无知和恐惧。在面对不可预知的外在变化时,人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超世界、超自然的态度,即宗教。第二种即是哲学,通过自然界的理性要素来取代宗教的感性要素,用论证、逻辑等等方式进行探索。这就是自然哲学的发端。
陈教授巧妙地避开了各种枯燥的专业理论,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定理、日常物品、哲学家的奇人异事入手,将专业知识化为浅显易懂的日常现象。赫拉克利特、泰勒斯、柏拉图……这些哲学家的理论环环相扣,互相铺陈,为后人的哲学探索提供的宝贵的财富。而谈到近代日耳曼哲学家时,陈教授则提出,无论哲学理论如何发展,人类探索哲学的目的始终没有变,那就是通过哲学,使人类的生活更有理性、更加美好,哲学家是人类幸福的先行者。这是哲学的最终极目的,也是哲学家最终极的使命。
跨越了从希腊到日耳曼的洋洋千年,我们领略了各位哲学大家的思想精华,对人类思想的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走进哲学、领悟哲学,听众们不仅得到了思维的净化与升华,更对当今的经济大潮的环境之下,我们该如何思考、如何探索,有了更多的感受。讲座在观众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