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至善学院第四十一期至善讲坛于4月10日下午三点四十分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隆重开讲。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受邀参加本次讲坛,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讲释。本次讲座吸引了我校各学院的二百余名师生前往共同聆听。
沈壮海教授,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杰出的教育部特聘教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首席主席、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2013年12月30日,沈壮海教授曾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这个问题为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委员进行了讲解和交流。
讲座伊始,沈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开始,向我们介绍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习总书记曾说,大学是探索真理,研究学问的地方。沈教授向我们解释道,在总书记的心目中,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应该拿到这个“探索真理、研究学习”的地方进行讨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对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意义,也是对于每一个个体的意义。在关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总书记提出的“第一颗纽扣原则”,将人生的历程比作衣服的扣子:扣子应该从第一颗就扣好,而且从第一颗开始,我们每颗纽扣都应该认认真真地扣好。
沈教授结合中国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经历,向我们说明,核心价值观是事关民族复兴的战略要务——核心价值观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这样的手段,可以“救治”社会风俗、人性领域内的各种病症,并且对于整个国家有一种“保健”的功能。
沈教授结合许多外国著名学者的经典研究,更形象深刻地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沈教授强调,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软实力”的竞争就是一种价值观的竞争。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永远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在现如今的发展中,中国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模仿”“制造”中,而是要将国家文化填满整个躯壳,并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沈教授用“温水煮青蛙”的现象,模拟化了现如今人们意识形态的演化过程,这种观念、品行修养的形成过程,会使我们忽略许多关系重大的问题。梁启超曾在所著《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将中国评为“三等之国”,这是中国的一种困境,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困境。在现代更加融合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应该凝聚起每个人的力量,共同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任务。
在讲座中,沈教授的讲解使我们更加能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关系重大,这是每个社会人不可逃脱的责任,同时当代大学生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心力量,沈教授呼吁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应该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层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深度,在切身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力量。至此,第四十一期至善讲坛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