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学院台湾铭传大学暑期研习营圆满结束
对于台湾的向往,应该是从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开始的。那浅浅海峡另一侧的土地与人民是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与我们有何异同?在踏上那片土地前,大家都有好多的幻想。这个夏天,在至善学院的组织下,37名同学赴台参加了铭传大学组织的为期15天的暑期研习营。学生们刚刚踏上台湾的土地,就感受到了铭传大学师生的热情,干净整洁的房间、服务周到的工作人员、便利的地理位置,他们为大家的到来做了最充分的准备,隆重而简洁的欢迎仪式后,开启了这次难忘的学习交流之旅。
此次台湾暑期研习营是至善学院首次同铭传大学合作,为至善生量身定做的短期访学项目,是去年至善学院首届台湾访学营的2.0版。此行,至善学院将素质创新课堂搬到了祖国宝岛,顺利修完本次研习营36学时的至善生将获得2个至善素质创新选修课学分,这又是一个新的尝试和突破。课程学习、户外实践、参访交流、自由调研……科学、丰富、充实的课程设计和安排,让至善师生收获颇丰、回味无穷。
在台湾的15天14夜里,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的热情和友好,看到了两岸文化的一致与交融,体验了另一种社会制度下的生活方式,更接触到了台湾的大学培养模式,走进了台湾的大学课堂,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在李显章教授讲授的创业与中小企业的课程里,认识到了挑选市场的重要性,懂得了“貌美溢酬”的原则等,李教授讲课诙谐幽默,引人发噱之后又促进思考,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而之后的蔡臆如老师、黄新福老师、陈振祥处长也分别就文创产业、领导与激励和企业竞争策略这三个专题为我们做了课程讲解。他们都不局限于书本,而是以自身多年商场经验为蓝本,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课程中掺杂各式各样的案例解析与实战分析。来自不同学院的学子们,从这些老师的授课中增长了见闻,开放了思想。最后结业式前的总结汇报是大家各自成组,围绕此次台湾行自定题目,各抒己见,给予了每位同学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课堂教学之余,还进行了户外实践活动。不得不谈的是在阳明山的团队合作体验营。合作营的老师们通过布置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同学们自己独立解决,提高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更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翻墙、搭桥、爬绳、飞渡,每个人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精神和努力去“战斗”。而在团队中有领导者,有倾听者,有协作者,大家的定位都是不固定的,谁擅长谁便组织领导,充分给予了每一位同学表现的舞台和空间,也通过成功完成一些高难度的任务,培养了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
课余时间,学生们还三五成群,搭乘捷运,带着课题,去台北市各地去看、去调查、去体验:去淡水渔人码头看夕阳,去故宫看翡翠白菜和肉石,去诚品书店体验全民阅读的氛围,去101大楼登高怀远,去北投图书馆陶冶情操,去猫空坐缆车品香茗……虽说时间很短只称得上是过客,但却体验着最正宗的台北人的生活。
“短短小文无法提及我们在台湾的全部经历,此行中有太多值得珍惜的记忆。”商学院至善生彭嘉荷这样说。至善学院致力于开阔至善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拓展自主项目。不断提升于对外交流项目的质量始终是学院的努力方向。此次铭传大学暑期研习营的圆满结束,标志着至善学院在自主开发对外交流项目上又进了一步,未来至善将继续发扬自主拓展、积极开拓的精神,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高层次的对外交流项目。

参访铭传大学桃园校区合影

课堂学习

热烈讨论

蔡臆如老师合影留念

参访台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