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酿酒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自酒出现以后,便与生活紧密相连了。从文化意义上说,酒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一方面,酒是物质的饮料,另一方面,酒承载了总中国精神的心理的诉求,丰富多彩的中国酒文化,包含有深刻的哲学,试问,科技,艺术乃至于安邦治国的道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几点,组织者刘思思和毛江川针对江南大学学生做了此次调研。
3月2日下午一点,生工学院生酿专业刘思思和毛江川在南区三食堂旁举办关于对江南大学学生酒文化知识了解调研的沙龙,参与此次活动的人有机械学院的易旭、食品学院的李晓晓、谭颖妍、马莹、纺织服装学院的饶青青、赵丽娜、生工学院的高梦茹、物联网学院的高艺哲、肖冠男等同学。本次调研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之后参与调研的同学进行汇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总结资料。
沙龙一开始,刘思思同学分配参与此次沙龙同学的任务——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参与本次沙龙的同学不仅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发放100份问卷的任务,而且要与被调查者就关于酒文化的交流,如在经被调查者的允许下,可以与她/他合影。晚上七点,大家相约在南区三食堂一楼对关于酒文化的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最后最重要的是参与本次沙龙的同学分享各自的体会和对酒文化的疑问,刘思思同学进行了一一解答。
在总结会上,组织者刘思思同学说到:其实,酒文化不仅仅只是对酒的文化知识的了解,而是以酒做为“介质”焕发人的精神的意识,丰富人的生活情趣,那才是酒文化对个人的意义。从这次的调查结果看出被调查的学生对酒文化都有很深的认同,但是还不是特别清楚。问卷上一问题:你觉得饮酒是一种社会适应的需要吗?有17.1%的学生完全同意,有38.9%的学生同意,有35.3%的学生有点同意,仅仅8.7%的学生不同意。也据与被调查的同学交流中发现,男女饮酒的比率有是各有差异,女生饮酒明显少于男生,但是男女有一点却是差不多,就是饮酒的原因差不多都是在社会交往上的需求,很少有喜欢酒去饮酒的同学。因此对学生进行酒文化知识的传播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过量饮酒的坏处(虽然这一点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理性面对酒)等等。总结会上,最令人深刻的是毛江川同学讲了中国流传的酒的传说,例如猿猴造酒,杜康造酒与杏花村的传说,还介绍了一些以酒冠予雅号与一些与酒相关的诗歌,最后介绍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酒习俗,例如端午节雄黄酒,重阳节菊花酒。
在总结会最后,刘思思同学总结到:古人对酒是一种敬畏的心理,他们对酒十分珍惜,而且据查资料得知,古代酿酒技术不高,古代酿出来的酒只相当于现在的米酒,酒精度不高,不容易醉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多了解中国古老的酒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