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至善学院
文:陈琪 图:罗茜 周思敏 李蔡翎 李春秋 审核:李洪 发布时间 :2025-04-24 点击量:
为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理解,至善学院于3月至4月成功举办“智能引领未来”系列学术沙龙活动。活动聚焦生成式AI、脑机接口、大语言模型及工业智能等前沿领域,邀请四位青年骨干教师开展专题讲座,累计吸引全校近百名师生参与。
3月19日,人文学院刘文辉老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变革:应用、挑战与机遇”为题,系统梳理了生成式AI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特点,通过生动案例演示,详细讲解了AI工具在文本优化、课件设计、视频制作等场景的应用方法,重点阐释了精准指令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掌握内容甄别与纠偏技巧。活动现场互动热烈,同学们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了人机协同的核心理念。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代成龙副教授在3月26日的讲座中,以“AI背景下的脑机接口技术”为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脑机接口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前景。代教授从神经信号解码、设备交互等核心技术入手,结合医疗康复、游戏娱乐等具体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突破人类生理局限方面的巨大潜力。讨论环节中,师生就技术伦理与产业化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激发了创新思维。
4月2日,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张瑞老师以“深入探索像Chat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为题,详细剖析了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机制与应用特点,通过现场演示模型生成网页、海报等内容的过程,生动阐释了预训练阶段、后训练监督微调阶段以及后训练强化学习微调阶段的技术路径,并就“幻觉”现象等关键问题展开专业分析。讲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大语言模型的系统性认知,深化了对AI技术原理的理解。
4月9日,物联网工程学院万海英老师聚焦工业智能领域以“AI赋能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为主题,通过食品发酵、废弃电器回收等典型案例,展示了AI在生物系统、跨尺度调控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万老师结合公式推导与数据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I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原理与方法,同时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指导。
本次“智能引领未来”系列AI主题学术沙龙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深入互动交流彰显了跨学科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优秀品质,正是至善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技术认知水平,更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