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难事,必有所得!她,从医学院转专业到外国语学院,从江南大学到美国交换,参加口译竞赛、出版编著,连续三年综测第一。如今,从江南保送到人大,她信心满满,续写人生的精彩,她就是江南大学至善特别荣誉生、外国语学院王佳希。
2015年夏天,王佳希进入江南大学医学院学习,一学期后以优异的成绩入选至善学院。在至善她结识了英语专业的朋友和导师。一年后,她怀着用英语传递中国声音的梦想,选择降级转专业,成功降落“外星”。2016年,她重启大学生活,优秀依旧,46门专业课满绩点、连续三年综合测评第一、获得远翔奖学金留学特别奖、连续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等。大三申请CSC项目赴美交换,交换期间所有课程均为满绩。累计获得奖学金近7万元,荣誉21项。
大学期间,她担任了外院16-18联合支部党支书、英语1601班团支书和团委通讯社编辑部副部长。在任学生干部期间,她尽职尽责,参与《江大青年》杂志编辑、组织各项党团活动。志愿服务也是她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普脱贫”暑期实践、无锡市图书馆、江南艺术幼儿园还有2019世界跆拳道竞标赛,处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大二下学期,她担任队长,组建团队,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英语尾重的多视角研究》。由于国内关于英语尾重原则的研究几乎空白,她们的项目任重道远。
项目初期,她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始研究。没有实验步骤,目标产物也不确定,最终要完成一本编著看似毫无希望。但是,在龚晓斌教授的指导下,王佳希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从收集语料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整个项目中,她们整理参考文献、书籍等共计54项,其中还包括令英专生望而生畏的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从一无所知,到渐渐理清头绪,在老师的指导下,王佳希和团队成员一起,最终归纳出9种尾重,出版编著《英语中的尾重》,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尾重系统性研究的空白。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而王佳希说:“我的眼是至善教我睁的”。在至善学院她结识了令她终身受益的导师——董剑桥老师。在小小的至善手册上,她详细记录了每一次与导师交流的内容,每每有所困惑,导师那开阔的思维方式总能带给她新思路。
在至善她认识了大学期间最好的朋友,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他们,是彼此前行路上最好的支持。
2016年她参加了韩国仁荷大学暑期学校,主修跨文化交际,向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同学讲述江南故事、传播中国文化。2018年王佳希申请了CSC优秀本科生项目,来到加州州立大学交换。在语言学联合会里,她得到了更多讲述中文之美的机会。充满批判性思考的课堂让她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在至善所修习的课程影响和锻炼。在美国,她身体力行,让当地同学知道了江南大学这所优秀的学府。交换期间,她每门课程都获得满绩,以绩点4.0结业。
用英语传递中国声音一直是王佳希的梦想,而口译就是她实现梦想路上最重要的途径。大学里,她获得了上海中级口译证书、上海高级口译证书、人社部二级口译证书。大量的专业积累为她的口译实战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王佳希还和同学一起,创办了江南大学第一个口译社团——译江南。疫情期间,她们也没有停止活动,坚持为江大口译爱好者提供各类资料。
仅2019年王佳希就参加了7场口译竞赛,并取得了2019年全国口译大赛江苏省一等奖、华东区三等奖的好成绩。紧张的比赛锻炼了她极强的抗压能力。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口译学习上的诸多不足。每一次赛后,王佳希都会反思自己译文的不足,查漏补缺,不断进步。
大四保研后,王佳希有了更多口译实战的时间。大四上学期,她为无锡目达智能灯光、天佑泰来包装等公司提供口译服务。王佳希说,每次得到客户肯定时、看到客户因为对外交流得到新的商机时,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王佳希在一次次的口译实战中,看到了翻译行业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如今她在口译的路上继续探索,相信未来她能走上更大的平台,用专业所学,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