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昊,男,1999年11月生,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级本科优秀毕业生、2022年度至善特别荣誉生奖获得者。大学期间共计41门课程满绩,总绩点3.91位列专业第一,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及企业奖学金若干。在校期间多次参与学科竞赛,曾获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银奖、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绵阳站银奖、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东部区域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华东赛区)金奖等十余项奖项,获无锡市三好学生、江南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目前已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梦想虽不见得都是伟大事业的起点,但每种伟大的事业必定源于一种梦想。”这是王小波二十一岁时写下的。那时的他普普通通,处在他一生的“黄金时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属于“伟大一族”。何为“伟大一族”?他们不是空想主义者,更不是狂热激进派。与“伟大”一词恰恰相反,他们平凡到不起眼,但却将现实看得透彻和清晰,相信任何美好的梦想都有可能成真并且不愿屈服妥协于现实,在追梦路上持续奋勇拼搏。从大一刚入学时一路走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勤奋求学,艰苦奋斗。我明白,要保持对梦想的热情,时时刻刻激励和鞭策自己,才能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行走得更加坚定。
于书海间寻觅真知
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我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希冀与渴望。“年轻是一种资本,而在践行梦想前,必须先有坚实的基础”。因此,从来到江南大学的那一刻起,我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异类》的作者曾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因为每一种得到都需要足够的筹码去换取,所以必须要在韶华时光里有所作为,才能不辜负自己追逐梦想的初心。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我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标记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并询问师长,力求将课本内容学习透彻。自入学以来,我的平均学分绩点在本专业两百多人中连续四年稳居第一名,综测成绩也保持在班级第一。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我做到日积月累,最后高分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40/CET6:623)。在获取到课本知识的同时,我同样注重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记得在学习大学物理的时候,我遇到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均匀带电的球体,在球体内挖出一个球形的空腔,求空腔内的电场分布情况。”解决方法是:假设空腔中同时带有相同体密度的正负电荷,于是问题便转化为计算两个球体在内部产生的电场问题。第一次做时,我被这道题的解法震惊了。因为它彰显了一种截然的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零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它可以是极性的中和,正与负的平衡。而人生何不也是如此?在成长的路途中,我们每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看待的角度,也许如果我们学会打破常规,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效果。
图1大学期间部分荣誉证书
于高远处磨练意志
如果说学习成绩决定人在某些方面的起点,而最终能够让人走得更远更长久的,是在前行道路中投入的努力与受到外部影响的综合。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由国际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一项年度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高校学生报名参赛,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类比赛。不少人认为程序设计主要考察的是如何准确地编写代码,其实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抗压能力都是一个团队必须具备的品质。三位队员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解决超过10个问题,时间分配和团队配合显得十分重要。
大一下学期刚开学时,我选择参加了学校的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俱乐部。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过程中,我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各个学校的竞赛顶尖选手,也学会了各种深入的算法知识。从大一每天晚自习结束后训练到10点,到暑假留校一个月每天朝九晚九的代码生活,再到每周六天晚7点到10点的代码日常,学算法,写代码,几个月的时间里起起跌跌。从写完代码报错不知如何解决,调试代码时常一改几个小时,再到即使出错也能定心分析代码的漏洞,这样的过程磨练了我的心志,让我成长,让我学会了细致和耐心。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我和团队另外两位同学组队参加了程序设计的省赛。赛前,我自学了许多算法,总结历次比赛容易出错的一些细节,又和队友分析商量做题策略。在比赛中,尽管题目难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我们团队始终没有放弃,从第一分钟做到最后一分钟,最终以完成四道题的成绩取得了省赛二等奖的成绩。这是我第一次在程序设计类比赛中获奖。
磨练的极点就是磨难。其实日常的训练总有些单调,特别是卡题的时候。一道题有了思路但却没有通过,这时便需要全神贯注地去寻找问题所在。而训练过程中每一天的重复更是考验每一位ACMer(参赛选手),尤其是学期结束的时候,看着大部分的同学都开开心心地开始暑假生活,我们还得在俱乐部继续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训练太苦,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热情退却,便中途退出了。但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总是会思考当时选择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初心,然后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截止到目前,我已经累计获得了包括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绵阳站)银奖、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个人一等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昆明站)铜奖、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华东赛区)金奖等十余项程序设计类奖项,累计代码量超过30万行。
图2各项学科竞赛获奖证书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20年11月参加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绵阳站。在赛场上,我们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学生同台竞技。尽管在比赛过程中几近落入下风,但我和队友并没有放弃,不断尝试直到最后一刻,最终在近40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24名的成绩。这是我校目前获得的最好成绩。虽然获得这个荣誉本身已经足够让我高兴,但在参赛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成长,对我来说才是更为宝贵的人生财富。
2022年7月,我和徐润天同学再一次踏上征途,远赴西安参加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决赛。由于原先的队伍不得已解散,我们临时找到了俱乐部成员中的一名大二同学。作为新成立的队伍,面临训练不足等诸多困难,我们保持每周一场的训练频率,很快就制定出了比赛策略。在比赛中,开场发挥严重失常,排名一度垫底。好在我们沉住气认真思考,攻克接下来的难题,最终以5道题的成绩获得了银奖。这是江南大学目前获得的最好成绩。虽然这是我们的第一场比赛,也是我们的最后一场比赛,但让我思考了许多,也教会了我许多。在此特别感谢我的队友徐润天同学和何云康同学,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比赛的成绩。
图3荣获第46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银奖
在科创实践过程中,我体会过过题的惊喜与答案错误的失落,收获过成功的果实,也经历了失败的苦楚。然而我知道梦想就在前方,每一次进步都是升级打怪,每一次抵达都是重新出发。就算不断地跌倒,也要不断地爬起,就算得不到回应,心里也知道此刻的我正在离梦想越来远近。其实追寻梦想的路途中,考验的是人的耐力和坚持,而并非速度。面对自己的热爱,如全力冲刺的百米赛跑选手一样耗尽所有体力,奉献全部热情,最终只能止于跬步。但梦想的珍贵,是因为它如同一场马拉松,热情才是成为这场追逐长跑的最大动力。或许对我而言,鲁迅先生“用小跑走完一生”的精神是保持追梦热情的秘诀。
于实践中思考价值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一种学理,究竟是对与不对,一定要做成事实,能够实行,才可以说是真学理。在这样的信条指引下,我一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投身于服务同学的行动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帮助他人,同时也思考一直以来追梦的意义。
世人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在2019年的暑假,通过至善学院组织的美国哈佛-麻省理工游学项目,我有幸来到太平洋的东海岸,近距离接触波士顿这个高度发达的全球化城市,感受西方的独特文化氛围。在课堂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美国历史人文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思索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决策领导的重要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努力探寻大数据时代的前沿发展,对未来的职业就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思考创业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懂得企业运营的必要因素......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在游览参观中体验另一种形式的文化碰撞。我们俯瞰波士顿夜景,游览自由之路,参访政法研究中心,畅游创业孵化基地。最令我深刻的是每一个夜晚小组讨论结业汇报的presentation。我们头脑风暴,思维碰撞,将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分为若干小块并制定出了初步的商业计划书。最终在答辩当天取得了最高分,获得哈佛大学的推荐信。在这样的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了启迪和成长。
同侪帮扶,朋辈共进。在大一下学期,我又担任了学业辅导员,为班上一名同学辅导功课。每周我都会抽出时间为他答疑解惑,梳理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专业课的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在大一下学期没有重修课程。结果着实让人欣慰,也是对我巨大的鼓励,我品尝到了帮助他人所获得的无比快乐,我相信在未来我会做得更好。
学科融合,综合发展。在大三学年,我和来自商学院、设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四位小伙伴一起组队参与了由江南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这是每年一届的全国性竞赛,旨在响应国家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相关战略举措与号召。在这个项目中,我和团队成员一起设计了一个共享租赁平台“放心租”。利用这个平台,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租赁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根据租赁时长收费。如果在租赁过程中希望将物品留下,则可以选择直接购买。作为技术端的“代码手”,除了完成基本的功能外,还需要考虑怎样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此外,我们一起讨论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力争将当下十分火热的共享租赁平台推广出去,将产品做到最好。最终,凭借出色的策划方案和精美的产品制作,我们团队最后以东部区域赛一等奖的成绩挺进决赛。在决赛中,我们顶住压力,面对专家的提问从容不迫,将市场的痛点和我们的卖点相结合,最终收获了全国总决赛二等奖。除了丰富项目经验,了解了手机APP、网页端、后台管理端等不同模块的耦合方式,这次的团队合作经历更多地教会了我如何与来自不同专业的小伙伴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各自取长补短,让整个团队取得最圆满的结果。
光阴似箭,四年的时光不知不觉已经溜走,回想刚刚入学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在四年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我一边接受挑战,一边慢慢成长。因为我知道,追逐梦想是一段长夜的旅行,漫长而艰苦。只有坚守住心中的火焰,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怀抱感恩之心和敬畏之情,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小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