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至善生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知体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思想,至善学院近期推出了“品味至善”传统文化系列主题课程。该课程内容紧紧围绕茶、酒、礼仪等传统文化经典主题,是继原有非遗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延续与深化,学院专门邀请校内外学者和行业专家来院讲学,课程教学主题丰富、形式新颖,广受学生欢迎。
此次“品味至善”系列活动(第一期)涵盖“茶韵书香”“匠心手酿”“礼仪天下”三大主题课程,为期月余。在教学形式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通过专题讲座习得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同时也深入生产车间、文化场馆、科研院所,通过动手操作、实地考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在课程内容方面,主题课程与无锡当地文化紧密结合,与现代科技应用紧密结合,同学们通过地方发展实例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感受科研成果对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贡献;在考核反馈方面,参与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加强对中华茶文化、酒文化和礼仪文化理论学习,并进行实操考核,学院专门设置了“品味至善”系列课程评价问卷,组织召开课程评价座谈会,通过意见反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品味至善” 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第一期)已圆满结课。“茶韵书香”主题课程特别邀请了江苏省茶叶研究所主任、高级农艺师、高级茶艺师、品茶技师田晓兰主任进行讲授。她不仅讲解了茶叶的起源、茶叶的种类、不同地区茶树的形态、茶叶的营养价值等茶叶基本知识,还向大家介绍了茶艺与茶道的区别,指出“道”是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艺而无道则无精无神,以此告诫同学们在学习茶艺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和文化内涵。理论课结束后,大家前往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在高级茶艺师钱雪飞老师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茶艺、品鉴和制作茶叶的全部过程,进一步感受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匠心手酿”主题课程由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师姚克明和孙军勇主讲。他们从多维度将啤酒进行分类,追溯啤酒的发展历史,并结合当前中国啤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使同学们对啤酒工艺以及啤酒品牌形成初步认识。随后,同学们走进生产车间,实地体验了啤酒的制作过程并亲口品尝,揭开了酿造工艺的神秘面纱。
“礼仪天下”主题课程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梁惠娥教授团队讲解。梁惠娥教授以仪容、仪表和仪态为出发点,教大家在不同场合下如何保持优雅、自信、从容的风采;沈奕君老师从色彩艺术的理解到轮廓的认知,结合实际案例,教同学们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和服装,展现个人风采;邢乐老师带领参会同学参观了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详细讲解了中国传统服饰民俗与文化礼仪,让大家不仅享受了中国传统服饰视觉盛宴,更享受了服饰文化的精神盛宴。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路径,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此次新开设的“品味至善”系列课程,是至善学院本学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旨在通过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帮助学生开阔学习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今后,至善学院也将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学资源,多领域探索,不断拓宽至善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精神修养和人文内涵。

梁惠娥教授讲解“天下礼仪”主题课程

田晓兰主任讲解“茶韵书香”主题课程

“茶韵书香”系列文化课程

“匠心手酿”系列文化课程

“礼仪天下”系列文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