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源哲,男,2000年6月生,理学院201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本科期间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挑战杯”江苏省黑科技专项赛二等奖、江苏省物理实验创新竞赛一等奖等5项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以第一作者作发表一篇SCI期刊论文,参与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均已授权;曾任光科1802班班长、光科1901班副班主任、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理学院本科生第一联合党支部纪检委员等多项职务;荣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优秀毕业生、江南大学“校长特别奖”、至善特别荣誉生奖、十佳大学生等多项荣誉。现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此刻我正坐在国家光学检验中心的实习工位上写下这篇分享的文章,四年来的许多场景再次涌现,历历在目。在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中,我写到,“江南于我而言已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无比庆幸在这里遇到了恩师、挚友和新的自己。这篇文章想与大家分享三个模块,它们大致构成了我大学阶段的奋斗历程和心态变化,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懵懂又充满热情的两年
说来惭愧,我的绩点应该配不上“特别荣誉生”的称号,因为我大学前两年的成绩并非可观。由于忙于各种学生工作并且乐在其中,常常忽视了很多课程的学习,以至于大二结束时才勉强维持在了专业前12%的水平。好在大三奋起直追,才有学年绩点从3.4到3.94的进步。虽如此,但我依然感谢前两年的许多经历,它们构成了我懵懂却又充满热情的时光。
首先是班长和副班主任的工作,在与集体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作为班长,开展各项团日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做好贫困生评定和综合测评工作,解读下达各项通知等;作为副班主任,带领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评选班级委员会,辅助班主任开展学期初动员和学期末分享班会等,这些都让我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也规范着我的言行。作为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如何将学院的各项政策和活动高效传达给班级同学,如何将同学们的需求和反馈有效反馈给学院,如何做好表率作用,这些都是对一个学生干部的考验。学生组织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提升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领导能力;参与规范化、制度化的各项行政工作,使得自身做事更具条理性、系统性;与同学相处交流,也不断强化自己的服务与责任意识。最终,我们班级以65.5%的高升学率和亮眼的科创成绩,被评为“无锡市先进学生集体”,给我,也给了集体一个最好的回馈。
同时,大学前两年也是志愿服务工作与我相伴的两年。我在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从干事一路成长为主席,是青协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认识到自身价值所在。从外来务工子女到社区老党员,从山区儿童到战疫工作者,与他们接触交流让我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与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奉献精神的弥足珍贵。我曾接手负责江南大学“10100”创新创优工程项目——“半点课堂”无锡中小学生科普活动,依托学院平台,将群众科普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将专业优势与属地需求相结合,两年间带领20余名志愿者服务近1000人次中小学生,让他们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提升对科学的兴趣。2020年暑假我参加“红粉笔”支教团,进行线上支教,从课程安排,到计划课题主题,再到准备相关资料,录制课程视频,努力将自身能量传递给山区儿童。每一次志愿服务结束时,都会有一份获得感鼓励着我继续下一次,“用伟大的爱做些小事”是我一直坚持于志愿服务的动力。
图1参加中小学生科普志愿服务
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所带给我的责任与服务意识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尤其是如今已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我。虽然那两年因迷茫而未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但因我对任何事都怀着很高的热情,我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成长。
1.至善与我的数学建模团队
如果要问我至善学院带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想我会回答它真正给予了我一个“与优秀同行”的平台。与至善的同学们熟络起来应该是在2019年的暑期,至善学院开展的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营和海外游学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交流中认识彼此。在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营期间,两位外教老师用模拟宴会交流、情景话题讨论、制定旅行计划、编写英文歌曲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在三周的时间里让我们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英语交际能力。结营仪式上,我们用英文唱起《那些花儿》,外教眼中闪烁的泪光是我印象最深的回忆。
紧接着,我们走进剑桥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游学活动。在剑桥,我们参访国王学院,泛舟于剑河之上,观赏露天话剧表演……它没有伦敦的繁华,但一草一木,一桩一座无不散发着它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和包容性。在剑桥的课堂里,领导力发展、城市科学、博弈论、公司金融、广告与大众营销……丰富的创新素质课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世界顶尖学府的授课模式和学术氛围。研讨式的课堂形式,问题引导我们一层层思考,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让我们看到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思考角度的变化性。在剑桥,我们遇见了更优秀的彼此,擦出了思维和见解的火花。作为组长我带领小组有了首次商业计划的制定体验,我们从无到有,从雏形到完善,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模式,从市场分析到融资方案……十天时间,每一个深夜都记录下了我们的用心,都深切体验到了合作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我想起那个在老鹰酒吧的夜晚,我们举起酒杯再次用英文唱起《那些花儿》,让这段游学旅程成为那个夏天最闪光的回忆。回校后,在至善导师的指导下,基于我的见闻完成了一篇对西方高等教育体制分析的教改论文,这便成为我拓展视野,树立创新意识的起点。
至善同时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学科交叉的大舞台,在这里我与几位社科类专业的同学成为很好的朋友,与她们相处转变了我的很多传统理科式思维;也与其他理工类专业的同学组队合作,融合专业优势,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能力。大二上学期,我负责一项至善学院模拟学术论坛的课题,与在剑桥游学时就相识的队友马睿洁再次合作,加固了我们对彼此能力的信任。同时,模拟论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科交叉的优势,为我后来的科研竞赛项目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大二下学期,在数学建模校级选拔赛组队时,我第一个找到马睿洁,顺利结伴,后来她找到与他同专业的至善生,也是他的大创队友张宇彦,我们三个就这样成功组队。而当时的我们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后来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
图2因至善而结缘的三人团队
因为不满足校级选拔赛的成绩,我们便在全国比赛的培训阶段发力。当时因疫情影响,我们只能在家进行线上培训,但我们仍然不松懈对每一道真题的模拟训练,一切都按照实际参赛的时间规划和分工安排,应该说很少有团队能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对于未完成的赛题,我们则会直接在论文最后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或未完成的原因,以便为下一赛题的训练积累经验。就这样,在国赛期间,我们的合作已经变得很默契,累并快乐地在机房度过三天三夜,最终取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到了备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们信心增加了很多,依然认真对待赛前的模拟训练,成为唯一一支在培训阶段两次进行论文分享的队伍。作为团队的建模手,我在整个备赛期间累计完成3万5千多字的模型建立和分析,许多个深夜坐在电脑前只为了更准确的模型,更美观的插图。凭借一步步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成为破局的筹码。从全国比赛二等奖到登上国际比赛的最高领奖台,数学建模竞赛的奋战让我体验了最为深刻的学科竞赛历程。我清楚地记得查到比赛结果的那个半夜,我兴奋得从床上蹦起,因为怕打扰到室友睡觉而憋住了我的尖叫。
图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获奖证书
在《江南晚报》的采访中,我们回忆起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撰写到大半,却发现分析重点有偏于题目要求且离提交截止时间已经不到8小时的那一刻,在时间紧迫和身心疲惫的双重压力下,我们没有放弃,依然决定重新理清思路,把问题分解一点一点修改。数学建模竞赛是团队赛,一路走来我们始终保持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的磨合,从不避讳观点争论,逐渐强化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工明确但绝不割裂,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奋战时“同休戚,共进退”的精神。直到前几天,当我们得知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可以跨校组队时,我们像早就约定好一样又在商讨参赛的事情,缘分真的很奇妙。
图4《江南晚报》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的采访报道
分享一些经验吧。数学建模竞赛中,对海量信息及文献的整理、取舍,对赛题细节的反复揣摩和提炼,以及对数学模型的不断完善和丰满,都非常重要。在团队协作方面,最好在组建时就各有所长,并且彼此间的工作也能相互分担。在磨合过程中不避讳争论,把握好整体节奏,总结出属于自己团队的分工方式,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方能形成一支高效而又不失轻松氛围的团队。
2.“无用”之用的一段项目经历
大三上学期开学时,辅导员在年级群发了一则项目招募信息,学院刘诚教授将带队参加当年的“挑战杯”竞赛,因为当时已经定下了要保研的目标,我看到消息便马上报名了。团队由一位研究生学长带队,队员中还有一位大四的学长和另一位同学。9月第一次来到实验室,我们就被学长布置的一个小小的实验任务难住了,当时还没有任何专业实践经验,我们只能盯着减振平台上的光学仪器不知所措。不会编程,不会调节光路,对学过的专业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我们跟着学长从0开始,不断学习练习,一个月后我们终于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些小任务,项目进程也逐渐进入正轨。
我们的课题是想要突破传统的光弹性应力测量仪的物理局限,引入新型光学元件和计算方法,实现大口径、数字化、高精度的光弹性应力测量。我们从调研学习光弹性测量原理开始,尝试搭建测量光路,推导物理过程,处理采集图像……我们不断推翻之前的方案,尝试新的方案,解决原有光路的局限和问题,简化原有算法的过程,提高图像处理的精度。前前后后搭建了四个光路系统,采集了数百幅图像,编写上千行代码。有时我们整个晚上就只对着白板上的算法公式讨论,擦掉重新推导,推导完又否定再擦掉。当结果出现问题,我们则会从算法开始检查,再检查光路结构,有时只是微微的一点误差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泡在实验室,7点开始,早则11点晚则近1点结束,搭光路、采集图像、处理图像,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最后,我们终于调试成功理想的光路系统,也实现了测量过程的数字化和半自动化,刘诚老师联系到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我们做第一代仪器的加工制造。而此时我们也进入了“挑战杯”校选拔赛的复审环节,但令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我们的仪器尚未加工完成且评委认为技术用途有所局限,项目最终无缘入围,止步于此。这对本想要争夺省奖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我当时的第一个想法便是,这半年来的努力全都付之东流。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无非是因为这半年来每一个晚上的努力最终没有以一个有分量的成果回馈,对于马上要进入保研准备阶段的我来说,好像白白付出了很多时间成本。短期之内没有看到收益,这也是为什么我会称它为“无用”之用的一段项目经历。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当我冷静下来,认真梳理整个项目历程,我清楚地意识到这段经历所带给我的是任何成果都无法替代的收获。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真正融入了一个未曾有过的学术讨论氛围中,刘老师和团队成员们严谨细致的品质,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的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专业素养更加精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我逐渐明白一项科研工作到底应该如何进行,逐渐清晰了自己要投身于国家科技事业的目标。它教会我在科研中万不能让得失之心所主导,科研成果本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将这段项目经历整理放入我的保研面试PPT中,也正是这页“含金量”最少的PPT引来各个高校老师们最多的好奇,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能感觉到我的专业自信正逐渐提升。后来,每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分享经验时,我都会讲到这段经历,告诉他们当真正投入一件事情,你的所有付出都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回馈给你,不要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每一件看似“无用”的事,实则有其“大用”。
当然,我们并没有放弃这个项目。后来我们调试成功第二代仪器,参加了挑战杯的“黑科技赛道”,获得了省二等奖,申请的三项发明专利也依次收到授权通知书,摘得全国机械工业创新设计大赛银奖,用实力为我们的项目正名。
图5校长特别奖与至善特别荣誉生奖荣誉证书及奖章
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一点帮助。没有人规定大学应有的样子,我也没有在刚入大学时就已经规划好我该如何度过,每个人走到新的人生阶段时都会有所迷茫。但我想说,只要你把握机会,踏实走好脚下的路,就会慢慢看到方向,找到意义。李大钊曾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我们当以青衿之志与天下江南人的自傲,履践致远,筑梦未来。